□ 本报采访组
“要牢牢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才能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都提到发展绿色旅游的话题。他们认为,要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绿色发展,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林华忠的家乡澳角村是福建“省级金牌旅游村”。近年来,澳角村致力于绿色宜居宜游和生态文明建设并举,先后建设了沿海景观大道等30多个惠民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依托资源优势,村里开发民宿餐饮、垂钓观光等旅游产品,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新时代特色渔村样板,让游客真正走进来、留下来、还想来。近年来,像澳角村这样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旅游的地方越来越多。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对于如何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全国人大代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吕妍认为,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将文旅产业、康养产业作为重要的转化途径,走特色化、差异化、生态化的发展之路,通过挖掘特色黎苗文化、雨林温泉资源、气候资源等,将特色文化和绿水青山等打造成旅游吸引物,通过“旅游+康养”等方式,拉动百姓就业、促进居民增收。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副主席韩文林建议,应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依托各地独特的资源开展文旅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青海拥有高山草原、森林湖泊、江河湿地等自然景观,以及内涵丰富、种类多样的地域文化,发展绿色旅游潜力巨大。下一步,应坚守生态底线,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内涵,推动生态旅游特色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助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韩文林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楚表示,为坚定不移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让“桂林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桂林将统筹推进漓江流域水体治理保护,确保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开展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加强漓江两岸景观保护提升,健全完善漓江流域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桂林绿水青山持续转化成金山银山。
“神农架是湖北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刘启俊建议,应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与重点生态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相适应的逐年递增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引导当地群众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康养产业。
“倡导绿色旅游不仅是旅游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助力全社会养成绿色消费习惯的重要方式。”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表示,发展绿色旅游可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在旅游景区方面,要做好自身升级,开发绿色低碳旅游产品,兴建绿道、自行车道等,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资质认证等。在消费者方面,应做好宣传引导,建立居民绿色积分档案,鼓励民众在旅游过程中自带洗漱用品、节水节电、参与光盘行动;鼓励游客使用低碳出行方式;鼓励消费绿色低碳认证的旅游产品等,让绿色低碳旅游模式成为新时代的风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建议,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把梯田的生产、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丘陵山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助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县域、地域梯田资源规划,以科技创新为着力点,加强规模连片梯田保护修复,推进梯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社会公众保护优先意识,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采访组成员:王洋 赵腾泽 徐晓 李金枝 陈熠瑶 统稿:徐晓)